10月31日,由文學雜志《青春》主辦的第七屆“青春文學獎”揭曉結果:天津美術學院大三學生破瑞的《光暈》獲得長篇小說獎第一名;西南民族大學研二學生加主布哈的《雪又下了一整天》獲得中短篇小說獎第一名; 忻州師范學院大一學生劉嘉儀的《貓頭鷹的冰山角之夜》獲得散文獎第一名;天津工業大學學生喜郎憑借《我》等詩歌獲得年度十大校園詩人第一名。
《青春》1979年10月刊創刊號
1979年10月,《青春》雜志創刊,隨后拉開了“青春文學獎”的序幕。這一獎項從1980至1984年連辦五屆,王安憶、梁左、韓東、梁曉聲、蘇童等作家都曾獲得該獎。2021年11月,已停擺了35年的第六屆“青春文學獎”得以重啟,還呈現出新的面貌:評選由刊評模式變為社評模式,征稿對象拓寬為“全球大學生華語寫作者”。
《青春》2021年第8期
第七屆“青春文學獎”延續第六屆“青春文學獎”的定位與宗旨,自2021年元旦發布征稿啟事以來,截至4月底征稿結束,共收到長篇小說65部、中短篇小說687篇、散文510篇、詩歌3124組,除中國大陸外,還收到來自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7個國家和地區19所高校21位大學生的投稿。經大眾評審閱評、組委會復核以及9位終評導師(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馬兵、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叢治辰、作家李黎、作家甫躍輝、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何平、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清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金理、詩人胡弦、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傅元峰)全程匿名評審,最終評出長篇小說獎5名、中短篇小說獎5名、散文獎5名、年度十大校園詩人。此外,評出大眾評審獎10名。
第七屆“青春文學獎”詩歌獎
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屆“青春文學獎”詩歌獎創新性地采用海選賽模式,安徽、甘肅、海南、河南、湖北、吉林、江蘇、山西、天津及重慶由各地高校文學社團組織征稿及評選,經過海選(初選)及專家評選,決出入圍終評的作品名單,另評出最佳人氣獎、海選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省級十大校園詩人及優秀獎若干。其他區域作為綜合賽區,大眾評審匿名評審后,經組委會復核,評選出終評入圍名單、綜合賽區十大校園詩人及優秀獎若干。
各種奇思妙想,多樣嘗試創新
“與第六屆‘青春文學獎’相比,這一屆獲獎作品更加‘腦洞大開’和多元,也更加關注人與人、人與自然這樣的命題?!薄肚啻骸冯s志主編李檣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尤其在小說領域,比如頭獎長篇作品《光暈》,終評評委給出的授獎詞是“科學遷延人文,嚴肅議題附身于年輕寫作者慣用的科幻類型?!≌f有賦予文本以復雜文學性與深遠意義的期許,并試圖回答人類知識與文明發展是否能帶來人類真正的理想未來”;小說《FINITE》的作者是關注環保問題的經濟學專業學生,其作品有很深的環保主義烙印,“小說外殼勾連時下環保議題,攸關對人類命運的思考,對宇宙生態存續的關懷”;而小說《鬼才》這部作品,使用了晏殊、晏幾道的身份、人生經歷與家庭關系,將其移入當代家庭敘事,作者的奇思妙想值得鼓勵。
整體看來,第七屆“青春文學獎”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并在現實與想象中自由穿行,既有頗具人文關照的科幻作品、透視現實的社會學報告,也有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料的作品。李檣稱:“雖然題材與風格不一,但作品中也顯現出一些共性:一方面,青年的文學土壤是最為真實的生活,而他們的創作則融入了世情思考;另一方面,在敘事與語言上,并未局限于常規的寫作方式,敢于嘗試新挑戰;最后一點,自信與勇敢是本屆作者們最具代表性的名詞了。青年人的熱愛源于他們對自己對作品的自信,青年人的勇敢則源于他們對未來的期待?!?br/>他還透露,第七屆“青春文學獎”除了吸引大量中文專業學生,還吸引了美術、經濟學、園藝學、海洋學、地理學和農學等各專業學科的同學投稿,同時,不少投稿者是剛剛步入大一的新生,可見當下大學生華語寫作群體呈現多元、年輕、跨專業的特征。
年輕人相信,文學是有魔力的
《光暈》是破瑞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他將這個故事定性為消費主義的寓言。得知作品進入終評時,他已感到無比滿足?!氨M管我一直都明白自己想要表達什么,但在他人眼中可能只不過是將文字的拙劣地拼湊。不過我從沒有放棄創作,只是不再把文字給任何人看,甚至沒有告訴任何人我還在繼續寫作,后來的故事徹底也淪為了我的私人游戲。但所幸我寫出了《光暈》,在機緣巧合下看見了青春文學獎的征稿信息。心想著自己說不定就是那個尚未被發掘的寫作天才?!?p align="center">
第七屆“青春文學獎”長篇小說獎
本文地址:http://www.gosportcars.com/sj/59278.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下一篇:供應園藝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