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是綠色的‘活化石’,歷經百年風雨滄桑,見證了黑龍潭乃至昆明歷史的風雨變遷…”黑龍潭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復壯工作是繼年以來,近年的又次集中復壯保護…“古樹因上百年來生長在同個地方,地下土壤礦質營養已吸收得差不多,且現代地面硬質鋪裝導致透水透氣差,讓名木古樹生長空間和營養難免局限…在這近千平方米古建圍繞的范圍內,集中種植了包括“異木”在內的種共株名木古
查看樹根健康狀況 楊艷輝/攝
唐梅、宋柏、明茶,黑龍潭公園有3株聞名遐邇的“三異木”,是昆明名木古樹中的瑰寶。近日,公園正式展開由“三異木”領銜的龍泉觀上觀祖師殿近千平方米范圍內名木古樹的復壯保護工作,利用設置復壯溝、通氣井等7大措施幫助古樹健康生長。
21株古樹掛牌保護
黑龍潭公園依山傍水,擁有2000多年歷史底蘊和山林植被,公園名木古樹眾多,是昆明地區名木古樹種類最多、最為集中的地方。在這擁有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樹共百株,還有數以百計的古樹后續資源群,猶以流蘇木、滇潤楠、三仙柏、紫薇等21株昆明市政府掛牌保護的古樹最具盛名,其中5株古梅樹齡在300年以上,有2株滇潤楠樹齡在450年以上,而龍泉觀內唐梅、宋柏、明茶并稱 “黑水祠中三異木”更是聞名遐邇。
“古樹名木是綠色的‘活化石’,歷經百年風雨滄桑,見證了黑龍潭乃至昆明歷史的風雨變遷。但近年來因多種原因,致使龍泉觀上觀包括‘三異木’在內的名木古樹長勢日漸衰弱,針對該現狀,黑龍潭公園積極與昆明市園林科研所對接,形成了古樹名木的保護方案和措施,將對龍泉觀上觀祖師殿范圍內的名木古樹展開復壯?!焙邶執豆珗@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復壯工作是繼2007年以來,近10年的又一次集中復壯保護。
在這近千平方米、古建圍繞的范圍內,集中種植了包括“三異木”在內的7種共10株名木古樹。其中,“唐梅”相傳為唐南詔時道安和尚手植,原為一臥一立兩株,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自然枯死?,F存唐梅是從原古樹的根部長出的新枝,目前青枝綠葉長勢良好;而宋柏高約28米、胸徑約1.5米,大氣撐天、直入云霄,需三個成年人才能將其圍抱,是觀中現存最雄偉挺拔的古木,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歷史,是此次復壯的重點保護對象;明茶作為“三異木”中的小字輩,為明朝時期種植。除“三異木”外,周圍還擁有明末清初種植的梅花和紫玉蘭、桂花等,方圓之間盡顯歷史韻味,黑龍潭也堪稱昆明名木古樹博覽園。
“保健”過程嚴苛似考古
為更好地保護這些“活古董”,黑龍潭公園與市園林科研所攜手,為名木古樹復壯開出“藥方”,將利用修枝、病蟲害防治、做環形復壯溝、做放射狀復壯溝、設置通氣井、有機覆蓋和后期施用生長激素等7大措施,幫助百年古樹“返老還童”。
“古樹因上百年來生長在同個地方,地下土壤礦質營養已吸收得差不多,且現代地面硬質鋪裝導致透水、透氣差,讓名木古樹生長空間和營養難免局限?!笔袌@林科研所高級工程師何瀚介紹,為給名木古樹補充營養,并確保植物根系更好地“呼吸”,在復壯工作中,最關鍵也最困難的就是做復壯溝,“所謂復壯溝,是沿著植株垂直投影范圍邊緣,開挖一個深1.5米,寬0.8米的環形溝,然后清除腐根并用生長激素對根部進行處理,并對復壯溝內的土壤用復壯基質進行更換,加入櫟樹枝、腐殖土等層層鋪墊,以此改良土壤;復壯溝內還將設置6眼通氣井,讓根系有充足的氧氣,有利于以后的生長?!?/p>
目前,負責復壯工作的專業人員已經入場,因觀內古樹集中,地下根系盤錯交織,為復壯溝的開挖工作帶來較大困難。工人們必須小心、謹慎,用近乎“考古”的嚴苛方式和態度,來完成此項工作。此前在龍泉觀修繕時,還意外發現一段裸露在外的明茶碩大側根,工作人員也用土壤及時覆蓋保護?!爸档酶吲d的是,就目前開挖的情況來看,這幾株名木古樹根系生長的健康情況,比我們預想的要好?!焙五硎?。
名木古樹的復壯保護工作預計將于今年8月完成。黑龍潭公園還將把該區域地面全部更換為透水青磚立鋪,以此加強該區域地面的滲水和透氣性。復壯工作完成后,這些古樹里的“老壽星”,將以更加茁壯繁茂的姿態,呈現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本文地址:http://www.gosportcars.com/st/11010.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下一篇: 黔東南州森林覆蓋率再登貴州省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