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楓(Acer buerger ian umMiq) , 為槭樹科落葉喬木。其樹樁干蔸碩壯、皴皺斑駁,枝條茂盛、節密遒勁,葉形奇麗,紅綠相間,是制作樹樁盆景的上好素材。
1.生態習性 性喜陽光,也稍耐蔭,喜溫暖濕潤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長,耐水濕,也能耐干旱瘠薄。對氣候的適應范圍廣,較耐寒,在北方地區可露地越冬,在南方地區也能抗40℃的炎熱。主產于長江中下游各省,北至山東、南抵廣東,均有野生分布,垂直分布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及平原,常生于山谷及溪溝兩旁。萌芽力強,極耐修剪,根系發達,根際萌生力強。
2.選挖野樁三角楓樹樁的來源,一是從花市上選購落山樹樁,二是自己到山區次生林中去早春的陰雨天氣為適,尤以后者成活率較高。選購野樁時除要求樁形基礎好外,更重要的是必須準確判斷其新鮮度,可用指甲輕輕劃破根、枝的外皮,若其內層呈肉紅色或青綠色,且有濕潤手感即為剛采挖的樹樁。若自己到山里去挖野樁,從秋季落葉后到春季四月萌發期均可進行,且很容易成活,挖掘時,應截去垂直主根,留足側根,保護好須根,適當保留樁干高度及枝條長度,及時包裹好后方可運回栽種。
3.裁截定坯一般在地栽煉坯或盆栽煉坯前,要對樹樁的干、根、枝三部分進行反復斟酌,既要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其成活,又要使現有的樹樁經初步裁截后,根、干、枝能表現出最佳的構圖美態。通常側根不宜保留過長,根據將的部分,附生于樁蔸下部粗大側根上的細根及宿土要全部保留, 以利于其成活。三角楓枝條的取舍及保留的長短很有講究,一般樁頭上選留的中小枝條,切不可貼樹干剪去,而應視其著生的部位及枝條的粗細,保留5cm~20cm。這樣也有利于從過渡枝上抽生細小枝條,不致于出現直接從樁頭干身上抽生細嫩枝條的弊端。對那些屢經砍伐后留存的樹樁,根蔸基部腫大,而上部的干枝又較細,這種尖削度大的樁頭,一定要在中下部保留1~2根有一定粗度的過渡枝,使其成型后的樁頭上、下部分比較相稱。
送《小型盆景制作與賞析》電子書
愛木期待與您面對面的交流
本文地址:http://www.gosportcars.com/ys/43734.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